合作案例
两年九个月,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晒出亮眼“成绩单”!
更新时间:2020-01-04 关注:800
洛阳片区 如何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三区叠加”,洛阳片区从挂牌始,就拥有着发展上的巨大优势。片区规划面积26.66平方公里,涵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8.88平方公里、涧西区7.7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的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三区叠加”区域。 从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洛阳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以“凸显双向开放、聚焦服务贸易、引领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业宜居新城”为“五大战略发展定位”,叠加区域性禀赋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速带动洛阳市建设成为中西部改革开放新高地。洛阳片区从“跟跑者”到“领跑者”,正牵引洛阳改革、开放、创新的“列车”,向着高质量发展全速前进。 产业发展上,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洛阳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国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贸易、文化展示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今天,我们从洛阳片区对改革创新的探索、特色产业的打造、营商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剖析,看一看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的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改革创新活力源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探索相对集中的行政权改革,改变了传统大厅的进驻模式,开启了综合服务的“3.0”模式。目前,企业开办24小时完成(**快的60分钟办理);企业注销公告期由45天缩短到20天;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艺术、体育等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办学许可证。 “双自联动”特色鲜明。坚持以自贸促自创,以自创联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把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复制到自创区,把自创区的科研成果在自贸试验区内投资创业,形成了聚合裂变倍增效应,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全区汇集了河南省1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50%的国家**化众创空间,洛阳市35%的创新龙头企业、37%的小巨人企业、36%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创业成果丰硕。设立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全区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9家、创新平台(载体)238个,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成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019院士洛阳行”、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洛阳专场等活动成功举办。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先进制造全球总决赛永久落户洛阳。先后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中原学者2人,建设博士后工作站14家,院士工作站7家,其中包括河南**外籍院士工作站。清科激光团队“激光高耐磨性道岔尖轨”、拓博尔交通轨道维护等一批优质参赛项目,陆续在区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2017年4月1日挂牌至今,河南自贸试验区已建设两年九个月。自贸试验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河南自贸试验区从挂牌之日起,就承担起了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两年多来,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营商环境、投资、贸易和金融等一系列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洛阳片区
如何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三区叠加”,洛阳片区从挂牌始,就拥有着发展上的巨大优势。片区规划面积26.66平方公里,涵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8.88平方公里、涧西区7.7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的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三区叠加”区域。
从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洛阳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以“凸显双向开放、聚焦服务贸易、引领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业宜居新城”为“五大战略发展定位”,叠加区域性禀赋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速带动洛阳市建设成为中西部改革开放新高地。洛阳片区从“跟跑者”到“领跑者”,正牵引洛阳改革、开放、创新的“列车”,向着高质量发展全速前进。
产业发展上,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洛阳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国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贸易、文化展示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今天,我们从洛阳片区对改革创新的探索、特色产业的打造、营商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剖析,看一看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的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改革创新活力源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探索相对集中的行政权改革,改变了传统大厅的进驻模式,开启了综合服务的“3.0”模式。目前,企业开办24小时完成(**快的60分钟办理);企业注销公告期由45天缩短到20天;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艺术、体育等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办学许可证。
“双自联动”特色鲜明。坚持以自贸促自创,以自创联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把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复制到自创区,把自创区的科研成果在自贸试验区内投资创业,形成了聚合裂变倍增效应,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全区汇集了河南省1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50%的国家**化众创空间,洛阳市35%的创新龙头企业、37%的小巨人企业、36%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创业成果丰硕。设立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全区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9家、创新平台(载体)238个,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成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019院士洛阳行”、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洛阳专场等活动成功举办。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先进制造全球总决赛永久落户洛阳。先后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中原学者2人,建设博士后工作站14家,院士工作站7家,其中包括河南**外籍院士工作站。清科激光团队“激光高耐磨性道岔尖轨”、拓博尔交通轨道维护等一批优质参赛项目,陆续在区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